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品读古诗之“难”

作者: 校园新闻来源:本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6/20 9:46:16
返回列表

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支重要源流,其存在是不同时代风貌、不同诗人思想情感的反映,对于具体时代的文学考据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人创造出来的,所以注定是一种以表情达意为主的文学体裁。语言高度凝练,集中的反映某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一般还带有丰富的想象。而今,诗歌鉴赏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版块,也是整个语文试卷高考试卷中理解较难的题型之一,很多教育工作者表示,花费大量时间,但收效甚微。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何学生对诗歌的品读感到如此的困难?到底要怎样引导才能帮助大多数学生突破“诗歌鉴赏”这一难关?

品读诗歌之难,难在何处?

首先,诗歌的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做到字字珠玑。所以,这也就决定了诗歌语言大多具有含蓄性。这一“含蓄”一方面取决于诗人自身含蓄的风格,比如李清照,其诗大多具有婉约风格,语言含蓄,往往站在学生的角度只能从中品味出浓浓的愁绪,并且还是建立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符合特定时代的审美性。从诗歌类别上,按照古代诗体来写的古体诗在写作上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与之相对的近体诗则是形成与初唐,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诗体,也称“格律诗”。有的时候为了追求平仄韵律和辞藻的华美,诗歌句式上面会存在“倒装”,或者都不能称之为“倒装”,只是语序上的微调,但这会使诗歌变得晦涩难懂。

第二,诗歌会带有地方风俗特色,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它的理解。如《楚辞》,它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骚体类文章的总集,因为其运用的是楚地(即今湖南、湖北、安徽西部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这也是其名称的由来。由于地理和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有独特的地方音乐,称南风、南音。另一方面,楚地巫风盛行,使神话大量保存,诗歌音乐迅速发展,也使得原始的宗教气氛充斥在诗歌当中。所以其诗歌很难理解,现今仍是国内亦或是国际的研究热点之一。

第三,古诗语言为文言,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带有文言语言的特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基本都存在,词类活用因为义项上会有关联,所以记住原意理解会稍微简单一些。但一词多义就不同,当然也存在义项关联的情况,另外还区分词性,不同的词性会带有不同的语意,另外,语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也就是说词性的不同再加上语境的不同,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难度。比如李白的《沙丘城下寄杜甫》中“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中的“空”,义项上面形容词词义为“空的、空洞的,不实际的”,名词词义为“天空”,动词词义为“使空虚,使尽”,副词词义为“徒然,白白地”,受文言用语习惯的影响,学生很容易理解为副词词义,因为“题不可能那么简单”的想法,其实其中的“空复情”解释为满满的思念之情,所以,理解这一个词有的时候还得是引申义。

第四,诗歌中的“情语”。王国维先生曾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诗歌中出现的人象、景物形象、物象基本上都不可避免的带有诗人主观的情感。诗歌作为诗人表情达意的工具,诗人的情感便蕴含于内。每一个形象的特点受诗人身处的环境、经历、性格、才学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同一形象的不同看法。比如“燕子”,常出现于古诗词中,寓意非常丰富,可通过它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可通过它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还可以通过它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悲愤和感慨;也可以通过它代人传书,含蓄诉说离情之苦......可能还有我们还未考察过的诗作,那些内涵我们暂且不论,就目前这些我们已经不能准确在某首诗当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了。

第五,诗歌中运用得的多种表达技巧。单是修辞手法都是十余种,然后还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具体学生接触过的已经很多了。正是这些技巧的运用,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字的妙处,文学的艺术性,但是会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难度。最具代表性的是两种手法,一种是双关,一种是用典。先提双关,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这样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从而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的修辞手法。比如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中的“晴”与“情”同音,目的是以天气的晴天、下雨来暗示恋人之间貌似无情中的有情。南北朝的《西洲曲》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诗句中的“莲子”与“怜子”谐音双关,表现采莲女子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再如李商隐《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双关,寓意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如果学生不熟悉这样的双关的用法,理解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手法是用典,这里只提诗中引用的过去的有关人、事、地及物的现象。如果学生不熟悉典故当中的人物,不熟悉某故地中发生过某时间,那理解诗歌基本属于空谈。比如人物吴王、隋炀帝、李煜,事件如马嵬事件、安史之乱,历史古迹废都荒台、离宫旧苑、湘妃祠、陈琳墓。另外,引用典故还有正用和反用之分。正用则可是肯定古人高尚的节操,表达惋惜和敬佩之情,想“与之同列”;反用则可批判,不做这样的人或暗示不与这样的人为伍。

对于诗歌品读之“难”,或许还有很多,但我认为,要找出了问题之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难关需要拉长战线,点滴积累,在此对诗歌的教学方式提出一些看法。

第一,夯实基础。在高三专题复习的时候可以把课内学过的诗歌当做例子进行回顾。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下理解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比如技巧、情感之类,然后再由熟悉到相对熟悉,从相对熟悉再到陌生,循序渐进,更容易使他们接受,提高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第二,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让学生明确诗歌理解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面进行积累。突破诗歌需要积累意象及象征意义、不同诗歌体裁的相关内容(标志、情感、技巧)、唐宋著名诗人的相关背景、唐宋出名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概况等,有了理论,才能在做题的时候做到胸有成竹。

第三,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练,“放养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有意识的去理解诗歌,发掘他们思维方式中不合理之处,积极引导。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今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进行改善,如果还是“满堂灌”式教学,势必会让学生产生理解的依赖性。课堂上应多听学生的心声,让他们自主思考,一方面能让他们记忆深刻,另一方面,思维能力能会得到锻炼。另外,纵有千般理论,无法付诸实践也是无用之功,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版块,并不是简单的随手布置“课后作业”那么简单,还应该对题进行筛选,面对同一个理论,做题应该由易到难,简单题中得到的成就感势必会成为学生突破难题的内驱力。

第四,学科内其他版块相同内容的迁移。语文试卷中阅读篇目总共五篇,阅读量也在发生变化,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能力是语文学科考查的重中之重。阅读篇目总共分为两类,现代文和古诗文,而和诗歌密切相关的是文言文。因为其语言的相似性,所以知识点上面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在讲解文言篇目知识,针对相关内容,可以采用迁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密切联系,有针对性的加强共通之处的知识点的积累和把握。

以上几点是我在高三复习教学阶段对于诗歌内容版块总结的做法,相信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整个语文教育进程中都不断地在进行思考和总结,根据学情也不断的在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求提高学生的整个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实,学生大多不明白,学习诗歌、学习文言文到底有什么用,在生活中又用不到。这有必然会引发关于教育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哪个更重要的思考。我认为,学习这些一方面能让学生于古代先贤的话语中学习立身做人之本,能于历史的长河中通过经典去发掘人生哲理,也更能让学生明白身处什么电子产品都不存在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也能丰富多彩......另一方面,经典当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弘扬并进行传承,因为它们使我们精神文明的强大支柱。所以我认为,国学课程应该开设在每一个学校,以各种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学的渊源和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够让他们愿意去学,并且学好。

招生办公室电话:0830-8893798

行政办公室(举报)电话:0830-8892040

学校地址:四川省泸县玄滩镇商业街西段256号

传真: 0830-8893040

邮编:646105

校长:罗江 | 四川省教育类网站前置审批资质号:川教YW-20130029

网站备案:蜀ICP备05031312号,蜀ICP备05031312号-1 | 川公网安备 51052102510538号 | 网站建设:安古信息   ipv6 ready

招生电话 :0830-8893798